第三十七章 左右会试阴差阳错 权斗皇储危机潜伏(1/8)
天才一秒记住炫书网,www.xswxsw.com,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福长安在和珅保举之下,连连升官,接替了和珅卸任的户部尚书,跟随和珅已久。如今的情势,相当微妙,他不由忧心忡忡。历史很少有这样微妙的时刻。一个是太上皇,紧紧抓住权力,但年岁已老,驾崩是迟早的事;一个是皇帝,虽然目前亦步亦趋,但不久的将来,一定独揽大权。群臣在这两者之间,以谁为先,更听命于谁,莫不影响着自己的现在与未来。
此刻,你尊崇新皇帝,则有可能得罪敏感的太上皇,朝夕不保;你尊崇太上皇,被新皇帝看在眼里,你的未来有可能变成一个梦。
很显然,目前和珅是采取了尊崇乾隆的态度,这让福长安不得不担心未来。
福长安把和珅请到自己府上,把酒言谈,道:“我们讨好太上皇,难免惹得皇上不高兴。太上皇年老,有朝一日皇上亲政,如何是好?”
和珅淡淡一笑,反问道:“那你觉得该如何是好?”
福长安沉吟道:“我们是不是可以亲近一下皇上,为日后着想?”
和珅道:“你把这事想得太简单了。现在权力还在太上皇手上,我们去亲近皇上,只怕等不到皇上掌权,我们就保不住官帽了。太上皇现在比以前更加敏感,每处理一个问题,都在考量大臣们对谁更听命,你的想法是自取其辱。”
福长安叹道:“现在,我看皇上对我们,关系也相当冷淡,只怕将来堪忧。早知如此,皇上在当皇子的时候,我们就应该跟他搞好关系。”
和珅冷笑道:“私通皇子这一条罪名,恐怕你没有吃过吧?”
历史上,如唐朝的李世民,就是与大臣暗中合谋,杀了亲哥哥李建成,又把自己的父亲李渊赶下台,让其做了太上皇,自己做了皇帝。世事轮回,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也与父皇反目成仇,因为谋反被废除,被李世民幽禁而死。清朝吸取以往的教训,对皇子管束十分严格,不允许外臣与皇子交往,以防有谋反之事发生。
福长安道:“那可如何是好。毕竟咱们有些机会,可以暗地里跟皇上示好,对将来也是个打算。”
和珅笑道:“如果这一条路能走得通,我会不走么?即便我们现在听皇上的话,你以为他日后就会饶得了我们?”
和珅想得很对,要讨好两个人,结果可能谁都讨好不了。况且,和珅在传玺这件事上已经深深得罪了嘉庆,想要获得嘉庆的原谅,绝无可能。
“以如今的处境,和大人有何打算呢?”福长安对和珅言听计从,自然相信和珅谋划在胸。
“我们必须下一盘很大的棋。”和珅叹道,“既然皇帝不能成为我们的朋友,那就只能是敌人,既然是敌人,那么就只有一个办法,打!”
“哦?”福长安又惶恐又好奇,“怎么打?”
“以我在官场中的经验,譬如阿桂、福康安这般位高权重,也只有被我打击之后,才会对我有所忌讳,再不敢轻举妄动。对于皇上,也是如此,如今取得太上皇对我的信任,狠狠打击皇帝,直到他心惊胆战,心存忌讳,不敢为难我们才是。”和珅胸有成竹道。
“我还是有所顾虑,等到皇帝独揽大权的时候,要对付我们是举手之劳,现在心惊胆战有什么用?”
“你说得对,等他独揽大权时,他就可以为所欲为,我们就是要阻止他拥有大权,把他架空,到时候他身边都是我们的人,又能如何施展?”
“哦,我明白了,你这步棋就是想将来让皇帝继续做一个傀儡?”
和珅点了点头,道:“历史上,大臣揽权,皇上听命的先例并非没有。而且,如今皇上性格懦弱,不是大刀阔斧敢干能干之辈,这个局面,正是我们所期望的。”
福长安眼前一亮,又颇为黯淡:“虽然这是一条路,可是这条路也太险了。”
和珅语气坚定道:“除了这条路,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这是唯一的一条路,你好自为之吧!”
乾隆六十年,为了庆祝乾隆禅位于嘉庆,乾隆下令大赦天下,连续举行三年的会试。
乾隆作为太上皇,为了彰显自己不再留恋皇权,这一年很大度地吩咐嘉庆帝,会试的主考官可由嘉庆自己任命,乾隆不加干涉。嘉庆谨小慎微,再三推辞,乾隆执意如此,嘉庆推辞不过,于是选中了左都御史窦光鼐担任这次会试的主考官。
会试是通往仕途的咽喉要道,会试的主考官极其重要。和珅曾经屡次监试,还曾经通过鸿儒吴省钦、吴省兰兄弟控制会试。如此,不但可以门生遍天下,门生当差之后,还可以控制朝廷部门要职。如今,和珅能够在朝廷内外均有可靠心腹,与此不无关系。嘉庆选择的窦光鼐,和珅与其打过交道,知道他软硬不吃,而如往常一样,和珅又有一大帮门生、朋友需要照顾,插不上手。更要命的是,当窦光鼐与嘉庆互相信任,结为同盟,与自己削弱嘉庆力量的计划相悖。和珅想了一计,从副考官洪亮吉入手,收买洪亮吉,为自己服务。
通过暗摸洪亮吉的老底,和珅发现洪亮吉居然是自己死对头王杰的幕僚,这次充任副考官,也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