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机关算尽如梦一场 楼台唱戏道破人生(2/4)
天才一秒记住炫书网,www.xswxsw.com,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和珅得志以后,前后擅权二十多年,京城朝廷里的尚书、侍郎,地方上的总督、巡抚,有的出自和珅门下,有的与和珅关系密切。即便有许多看不起和珅的督抚,畏惧和珅的权势,也不得不向和珅低头,送钱贿赂。和珅门前,送礼的川流不息。地方上县一级的官员,想见和珅一面都难,可见和珅结交之广。
朝中被和珅提拔的官员有很多,他们心中有鬼,大多惶惶不安,有的静待消息,有的反复弹劾和珅及其党羽,以表忠心自保。
嘉庆对和珅余党并没有赶尽杀绝,这也是为了稳定时局的需要——只是处理了与和珅关系最密切的几个人。命令大学士苏凌阿退休,将侍郎李潢,太仆寺卿李光降黜治罪。侍郎吴省兰被降职为编修,撤去学政、南书房行走等职,不久,吴省兰因才学突出,官复原职,嘉庆不计前嫌,对他器重,还任命他为日讲起居注官,提督湖南学政,其后吴省兰为报嘉庆之恩,兢兢业业,公务不敢有丝毫怠慢。嘉庆九年,因年老力衰,荣归故里。
吴省钦的运气就没这么好了。在白莲教起义中,四川首领王三槐被抓,王三槐口供说“官逼民反”。嘉庆意识到正是像和珅一样的贪官层层贪污索贿,才屡屡激起民变。时任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吴省钦不合时宜地上奏:“请将叛军首领王三槐立即正法。另外,候补知府李基熟悉兵法,有手车火雷列卦图可供破敌之用。还有举人王云,能运用气功,以手掌击倒数人,能够做破敌之用,希望皇上试试看。”嘉庆被这道荒唐的奏折激怒,下令将吴省钦革职还乡。数年之后,吴省钦在郁郁之中死去。
有大臣上奏,和珅已故的弟弟和琳曾借和珅之位邀功。嘉庆下旨追回和琳一等公爵位,牌位撤出贤良祠。福长安也没有秋后问斩,嘉庆赐他出狱,还发回一小部分财产,以员外郎的头衔,看守乾隆的陵寝,充当供奉茶水的执事小官。其他特意谕旨:“和珅最擅长欺上瞒下,如果不立即治罪,就无法肃清吏治,整顿官场。现在和珅的罪状已经查清,案子已经了结。和珅曾经掌管很多部门,有不少人是他保举的,曾经对和珅巴结逢迎,在所不免,不再一一追究,牵连多人。现在官场弊病很多,和珅的重大罪状已经公开宣布,官员们不必借题发挥,吹毛求疵,互相攻击隐私,追究以往的细枝末节。朕惩治和珅,并不想另有株连,只希望各位臣子能够接受教训,勉励自己,以前的事情朕不再追究,各位心中也不必害怕。朝廷官员应当团结一心,为国效力,不得各结党羽了。”
国人称赞嘉庆处理和珅的手段,就连朝鲜使臣曹锡中也称赞嘉庆具智、勇、仁三德:皇上自登基以来,知道和珅不轨之心,政事却听从和珅意见,以此笼络和珅,使其骄傲大意,这就是“智”;闪电般结束了这场案子,不动声色就使得朝政焕然一新,这就是“勇”;不追究和珅的党羽,不搞株连,使得朝廷的臣子都能洗心革面,安心做官,这就是“德”。
嘉庆原来指望,扳倒和珅这个大贪,使得其他官员能够收敛,能止住全国的贪腐之风,重现经济繁荣。只可惜,大老虎打了,小老虎并不能改过自新,贪腐之风已经渗透国家的方方面面,各种权力寻租,已是明码标价。嘉庆即便焦头烂额,也无法改变制度上的腐烂渗透,清朝由“康乾盛世”走向衰弱。
和珅虽灭,但如何盖棺定论,一直是嘉庆的一个难题。
十几年后,嘉庆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国使馆按例编修历史,要为前朝有名的大臣树碑立传。和珅乃前朝重臣,必须写《和珅列传》,这可难倒了史官。如果写和珅的功绩,就等于否定了嘉庆;如果写和珅的劣迹,就等于否认了乾隆。史官谁也不敢得罪,只好略去和珅的生前事情,只是记录了和珅每年的职务变动,对和珅自尽、抄家则有详细记录。嘉庆十九年,嘉庆过目《和珅列传》之后,火冒三丈,斥责这个传记功过不分,所有编纂、审查《和珅列传》的人,都要严加议处,就连国使馆正总裁董诰,也被罢免总裁一职。
国使馆只好再写,第二版的《和珅列传》吸取教训,把和珅写得罪行累累,无一优点。嘉庆看完后,批示道:和珅并非一无是处,他精明敏捷,任职三十年间做了许多事。只不过他贪婪成性,结党营私,妄自尊大,朕才加以重罚。
因此,国史馆又经过反复修改,最后有功有过,终于得到嘉庆的许可。可是,无论怎么修改,以揣度嘉庆的心理为动机,怎么也不是历史的原样了。
所以,每一部史书都只是一道谜面,谜底还需要读者自己去猜。
和珅死后不久,纪晓岚连上两道奏折,一是为已故的御史曹锡宝平反,二是为内阁学士尹壮图平反。
曹锡宝当年是弹劾刘全房屋逾制,反遭和珅陷害,只好自我认罪,于乾隆五十七年含冤死去。嘉庆查抄刘全的家,各种房屋、财产,一共折合二十万两,证明了曹锡宝弹劾刘全,句句属实。刘全因为越礼违制、诈财舞弊等罪,被判处绞刑监候,秋后处决。刘全的三个儿子刘印、刘亥和刘三儿,判决杖刑一百次,流放三千里之外。后来刘全改判发配黑龙江为奴,永不赦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