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平野伯走单骑(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天才一秒记住炫书网,www.xswxsw.com,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没吃过猪肉又怎么可能没见过猪跑不是?

    可能骑兵在其手里用得没有燕人将领那般精湛,但大概该怎么用,该如何发挥出骑兵的性能,军旅这么多年,家传又这般久远,怎么会不晓得?

    所以,

    布兵压阵,

    骑兵压缩,

    昭文通成功地将燕国平野伯部给压缩进了一座县城里。

    县城的城墙不高,占地也不大,谈不上什么易守难攻。

    但一开始因为担心燕军会趁着自己围城时去尝试突围,所以昭文通选择了最为稳扎稳打地方式,像是侍女扫地一样,一点一滴地将外头的灰尘全都收拢起来。

    反正独孤牧那老东西给自己军令就是对住这支燕军,让他们不要再在自家后方乱窜了。

    既然如此,那就不急,慢慢拾掇。

    同时,昭文通也清楚这支燕军里,有万余青鸾军士卒,是楚军,近乎和燕军的数目相当。

    所以,

    昭文通也想以步步紧逼,日日施压的方式去将面前的这支诡异的“燕楚”联军给分化开来。

    效果,

    是很明显的。

    这些日子以来,对面叛逃过来的楚军数目不少。

    昭文通觉得,再过些时日,等到那位平野伯麾下的士气再低落一些,就能够尝试真正的开始攻城了。

    到那时,面前的燕军在失去锐气之后,就不会再是难啃的骨头。

    然而,

    谁成想,

    忽然间一支燕军骑兵竟然从自己后方包了上来。

    四万余靖南军骑兵,从行军时的军容上来看,就能清楚地知道这绝对是燕军的精锐。

    昭文通麾下兵马散得有些开,但好在燕军来袭,他的外围哨骑提前对本部进行了通知,所以昭文通马上就收拢了部队,撤出了对平野伯军的包围。

    而靖南军也因为长途奔袭,人马疲惫,罗陵也就没有直接下令进攻,双方隔着三十多里互相对峙下来。

    但不管怎样,这处战场因为这四万靖南军骑兵的出现,使得局势彻底被颠倒了过来。

    第一日,相安无事;

    第二日,哨骑厮杀;

    第三日,已经缓过来的燕军开始有意识地出动压缩楚军。

    而昭文通为了避免被内外夹击的情况,不得不再度收缩。

    双方没有爆发大规模的冲突,但郑伯爷的围则是完全被解开了。

    角色互换,

    现在轮到昭文通蜷缩在一个位置,而燕军则在外围开始嚣张。

    早些时候,叛逃过去的楚军这次又叛逃了出来,不仅如此,他们还“拖家带口”,带出了更多的一波。

    战事持续到眼下这个局面,一波又一波的燕军出现在了楚地腹心,楚人的士气,其实才是受压最严重的。

    再者,有了青鸾军的投靠,屈氏带了个头,连大贵族都能投降,这些楚军士卒还能有什么心理负担?

    不过,投降来投降去的,只是一种必然会出现的小反应,对大局,并不影响。

    除非镇南关里的年尧忽然一拍桌子,反楚投燕,其余人,真的只是“小赌怡情”。

    终于,

    在布置和完善好下面各部对昭文通部的监控以及对其他方向可能出现楚军的提防后,

    罗陵领一队亲军来到郑伯爷的大寨中。

    二人先前其实闹过一次不愉快,但其实谁都没放心里去。

    私交是私交,打仗是打仗。

    他罗陵要是连这点觉悟都没有,靖南王也不可能容得下他成为王旗下嫡系总兵官之一。

    再者,

    罗陵也清楚平野伯这一仗打得有多不容易,冒了多少的险。

    大燕军中的风气,还是很昂扬向上的,能打胜仗,能为其他人所不能为,自然会被尊重。

    最重要的是,罗陵也清楚自家王爷对待平野伯,那是和其他人不同的。

    以前,他有点想和平野伯别苗头,那其实也是有点儿想争宠的意思。

    明明是他先到的………

    只是,现在,再想这些,就没意思了。

    他大军刚到的第二日,双方就互派了信使,交流沟通了各自的情况。

    罗陵没觉得他平野伯没主动来见自己算什么大不了的事,这不,他自己主动过来了。

    然而,

    当罗陵来到平野伯军寨时,

    却得到了一个令他震惊的消息:

    平野伯于他罗陵大军到的翌日,就将大军丢给了金术可看管,自己领着几十个亲卫径直向南找靖南王去了!

    ………

    郑伯爷是真的去了,而且只带了二十名亲卫,另外就是四娘和剑圣了。

    或许,

    冥冥之中真的会有一种感应。

    原本,在罗陵大军出现,郑伯爷长舒一口气,在得知王爷率领另一路大直扑郢都时,还觉得很是过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