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天才一秒记住炫书网,www.xswxsw.com,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薄莉定了定神,继续阅读报纸。
  “……近日,市政府颁布一项严令,呼吁市民夜间尽量减少外出,以应对近期频发的恶性事件……”
  报纸上只有这么一句没头没尾的话,薄莉又问租车行老板要了近期别的报纸,快速浏览了一遍,总算拼凑出事情的真相。
  一切始于1890年,著名歌星卡洛塔收到一封匿名恐吓信。
  对方在信纸上用红墨水写道,如果她坚持登台演出,将大难临头。
  卡洛塔成名已久,经常收到这样的恐吓信,完全没当回事,第二天照常演出。
  谁知,这是整座城市噩梦的开端。
  当天晚上,卡洛塔演唱到一半,剧场灯光骤然暗了下来,紧接着一束聚光灯打在舞台上。
  起初,观众们以为这是表演的一部分,还在期待接下来的演出,直到后台传来尖利的惨叫声,鲜血喷溅在聚光灯的滤光片上,将灯光染成瘆人的血红色。
  下一刻,一具血淋淋的尸体坠落下来,在聚光灯下不停晃荡。
  坐在第一排的女士们直接晕了过去——那具尸体的死状极为恐怖,开膛破肚,污血和肠子如瀑布般喷涌而出。
  卡洛塔离尸体最近,两眼一翻,也晕了过去。
  据现场的观众描述,当时,他们正要手忙脚乱地爬出剧场,一个森冷至极的声音突然响起:
  “——别动。”
  不知为什么,那个声音简直像在他们耳边响起。
  所有人顿时僵坐在原地,不敢动弹。
  黑暗中,一个高大得可怕的身影朝他们走来,毫不客气地攥住他们的下颌,一个一个仔细辨认他们的长相。
  没人知道那个人在看什么。
  所有人都吓得呆若木鸡。
  直到一个小时过去,那个人才审视完所有人的长相,允许他们离开歌剧院。
  事后,警察宣布,台上的“尸体”只是逼真的道具,灯光师也只是被敲晕在后台,并没有血溅当场。
  但几乎所有观众都说自己闻到了浓烈的血腥味,还听到了尖利的惨叫声。
  对此,警察局无法给出任何合理的解释。
  巴黎歌剧院只能暂时歇业。
  卡洛塔醒来后,马不停蹄地离开了巴黎,再也没有踏进这座城市一步。
  巴黎歌剧院关门歇业那段时间,确实是这座城市最太平的日子。
  但巴黎是安全了,剧院经理们可不好受——剧院一日歇业,就意味着一日无法赚钱。
  于是,经理们想办法贿赂警察,让剧院重新开业。
  两个月过去,人们早已忘记剧院的灵异风波,纷纷回到剧院,欣赏歌剧演出。
  然而这时,新晋女高音也收到了一封恐吓信。
  对方警告她,假如继续登台演出,下场会跟卡洛塔一模一样。
  薄莉看清楚那位新晋女高音的名字时,差点喷出来。
  居然是克里斯蒂娜·达埃,原著女主。
  克里斯蒂娜·达埃的父亲曾是杰出的乡村小提琴手。很小的时候,她就接受了专业的音乐教育,也因此与夏尼子爵结识,成为情投意合的青梅竹马。
  原作里,埃里克几次想要杀死夏尼子爵,都是因为克里斯蒂娜。
  谁能想到,他会给克里斯蒂娜发恐吓信。
  薄莉:“……”是因为卡洛塔跑路,你没地方发恐吓信了吗?
  她有些无奈,继续看下去。
  克里斯蒂娜尽管性格天真温柔,骨子里却极为倔强,绝不退出演出。
  当天晚上,她照常演出。
  出乎意料的是,没有任何意外发生,演出大获成功。
  她满怀欣喜地回到休息室,跟自己的情人——夏尼子爵,紧紧拥抱在了一起。
  就在这时,一只戴着黑手套的手毫无征兆地掐住夏尼子爵的喉骨。
  夏尼子爵毕业于海员学校,又完成了环球旅行,身体还算结实。
  那只手却牢牢扣在他的喉骨上,似乎可以直接拧下他的头颅。
  后来,克里斯蒂娜在记者面前回忆起这一幕,仍然心有余悸,浑身发冷。
  记者问:“您演出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几乎整个巴黎都在议论您的歌喉……他突然出现在您的休息室,掐住您追求者的咽喉,是为了勒索您,还是因为嫉妒?”
  克里斯蒂娜答:“……我不知道,他没有跟我们说话。我当时害怕极了,怕他真的杀人。”
  记者问:“他真的一句话也没有对您说吗?”
  克里斯蒂娜答:“有是有,但不像对我说的……更像是在自言自语。”
  记者问:“他在自言自语什么呢?”
  克里斯蒂娜答:“他说,‘如果杀死你,她能看到我吗’。”
  记者问:“您觉得这个‘她’,指的是谁?”
  克里斯蒂娜答:“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后来,剧院里别的女孩告诉我,他似乎在找什么人。不管他在找谁,都希望他别再杀人了!”
  采访到此结束。
  这一期报纸,整了一个颇具噱头的题目:“休息室惊魂——剧院幽灵因为嫉妒,再度现身!”
  薄莉:“……”
  剧情居然让他圆上了。
  假如只是这样,“剧院幽灵”的事情还不至于闹得满城皆知。
  没过几天,一位记者忽然曝光“克里斯蒂娜与夏尼子爵早已私定婚约”。
  一位是乡村小提琴手的女儿,另一位则是出身名门的子爵,假如夏尼子爵的家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