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来自异世界的“考成法”(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天才一秒记住炫书网,www.xswxsw.com,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商讨国事,就进入状态了……这才是讨论真问题的气氛啊,而不是一板一眼地依次汇报,没说一句话,都要看领导脸色斟酌……
  且不谈其他,赵都安对修文馆的第一印象还不错。
  当然,或许也是这群年轻的学士太想一展抱负,憋了太久了。
  今日女帝亲临,令其畅所欲言,一个个表现欲旺盛。
  “朝廷吏治很糟糕么?”赵都安压低声音,向坐在旁边的莫昭容询问。
  莫愁刚看完“会议纪要”,闻言瞪了他一眼,但还是叹了口气,点了点头,低声道:
  “大虞京官六年一次京察,地方官吏三年一次大计。
  依此祖制,虽难以杜绝蛀虫,但若严格执行,总还不会出大错,但先帝放权太久,考评又在李彦辅手中,天长日久,愈发松懈,考评也流于表面……
  如今早已弊病丛生。此事想解决极难,但如今国库空虚,乃一等一的要紧事,没有钱,什么都做不成,故而,之前才有改稻为桑的提法……也是病急乱投医了。
  而想填充国库,又避不开吏治……”
  伴随莫愁的解释,再结合众多学士争吵议论时,提供的信息,赵都安对大虞的吏治糜烂情况,终于有了清晰的认知。
  倒并不意外,这是很容易推导的。
  但凡涉及人,若缺乏有效的监督,必然会滋生乱象。
  而从李党,八王纷纷做大的结果反推,就知道老皇帝绝对是个不管事的,手中的权力没有抓牢。
  也不是没有尝试过解决。
  按莫愁的说法,老皇帝曾将考核事物从礼部,移交给内阁。
  相当于将这块的工作,从底下的部门,拿到了自己身边来,也算一种对“集权”的尝试。
  但偏偏内阁宰相,李彦辅又是吏部尚书,结果考核看似移交,实则纹丝未动,流于形式……
  如移。
  “六年京察?三年大计?”
  赵都安皱起眉头,觉得这套方法,有点熟悉:
  “只是这样吗?”
  这回轮到莫愁无语了:“不然呢?”
  赵都安没吭声,他只是习惯性,将这套考核方法,与自己上辈子熟悉的那套对比。
  明显不同,KPI呢?万恶的绩效指标呢?
  也不是说,大虞这套考核方法不涉及,但……
  不对劲。
  很熟悉……似乎……在哪里看到过……
  房间中的议论还在继续。
  没人注意到,角落里的赵都安闭上了眼睛,开始在脑海中,翻找前世的记忆。
  伴随脑力压榨,一些上辈子看书时记下的知识,开始浮现。
  六年京察……
  是了,上辈子领导喜欢的明史相关书籍中,曾有过记载,是明朝的考核方式。
  后来,也因为时间太久,流于形式,导致考核机制瘫痪,也是由吏部负责。
  再后来,怎么解决的?
  伴随回忆加深,赵都安脑海中,猛地蹦出来一个名字:
  张居正。
  下一个词条,顺利地蔓延了出来:张居正改革,万历中兴……
  张居正用了什么方法解决?
  似乎,记得是发明了一套极为知名的考核方式。
  赵都安睁开了眼睛,握在手中的毛笔下意识在面前的一叠纸上,写下了三个字:
  考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