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佛门的邀请(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天才一秒记住炫书网,www.xswxsw.com,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紧闭的楼阁内,阳光从门缝中射进来一线,打在女帝白皙的脸庞上。
  徐贞观盘膝坐于蒲团,美眸中掠过一缕神光。
  继而,无形无质的神念,以她为中心,朝四面八方扩散开。
  笼罩宫城,试图捕捉“龙魄”的位置。
  可下一秒,那猝然出现的气息,又骤然消失了。
  “咦?”女帝正失望,撤回神念时,那气息再度出现。
  她神念再度扫去,却见气息再度消失。
  这次,徐贞观学聪明了,始终维持神念覆盖。
  却只感知到,龙魄气息有规律一般,出现一瞬,又消失数息,如此反复。
  而任凭她如何探查,亦无从锁定方位。
  最终,伴随最后一次消失,良久不再出现。
  “发生了什么?”徐贞观收回神念,蹙起眉头,表情茫然。
  这是她从未有过的体验。
  “莫非,与中元节即将到来有关?”徐贞观思来想去,只勉强牵扯出这个关联。
  之所以在中元节祭神,也是那一日,天地间的灵气最为浓郁。
  “罢了,”徐贞观轻叹一声,神念既无所获,她也没必要出关。
  掐指一算,闭关已有数日。
  “不知修文馆中,新政推进到哪一步,又是否有了方向。”
  徐贞观不禁想着,在她看来,新政的谋划必然缓慢。
  等再过几日出关,只怕都没有进展,只希望能有个填补国库的方案,她便已知足。
  身为帝王,她不擅长这些,只能寄希望于,如韩粥那些学士群策群力,为她分忧。
  摒除杂念,女帝闭上美眸,再次进入观想。
  从始至终,不曾将新政与某个小禁军联系起丝毫。
  ……
  ……
  “哗!”
  桥底,赵都安破水而出,湿淋淋的头发贴在头皮上。
  他大口呼吸,用新鲜的氧气,缓解憋气太久的眼冒金星。
  爬上岸,匆匆取出衣物,换上干燥的外套,赵都安迅速离开。
  等走远了,才沉沉吐出口气,皱起眉头。
  “打不开啊……”
  在湖底,他反复试探,都未能将那尘封阵法启动。
  “是因为我修为太低?不足以开启?还是打开的方式不对?”
  赵都安基本笃定,湖底的阵法,就是“密道”的入口或出口。
  “既然是门,按理说,应有独特的钥匙才对。”
  赵都安思来想去,决定还是得从老徐身上入手。
  没有遇宝山而不入的道理,他总觉得,既是这般隐秘的存在,肯定不简单。
  “只能暂时离开,再想办法。”
  赵都安做下决定,当即离开,并决定在找到开门方式前,不再过来。
  ……
  ……
  接下来数日,赵都安的生活规律起来。
  每天固定观想修炼,用各种骚话,旁敲侧击。
  试图从老徐处获得关于“密道”的更多情报。
  有枣没枣,打一杆子再说。
  老徐则不搭理他,坚定地带着他朝东海走,将牧北森林抛的越来越远。
  白日里,固定在诏衙打卡,偶尔去一趟白马监,时不时溜去修文馆出谋划策。
  馆内,新政以恐怖的速度在推进。
  若是正常情况,本该彼此争吵,不断商定个至少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才能定出雏形。
  但赵都安给出的“三策”太过优越和完善,于是,一群学士要做的,就是在已有的成熟方案上,进行细化。
  进度自然一日千里。
  与此同时。
  不知为何,京中的读书人圈子中,开始有一些言论逐步抬头。
  起初,只是许多文人对修文馆的第一批学士羡慕嫉妒恨,以韩粥为首的读书人,地位水涨船高。
  乃至,有为数不少的读书人,主动投靠,韩半山家的门槛,都险些被踏破。
  所有人都明白,一群年轻的新贵将要诞生。
  所谓捧一踩一,随着韩粥等人的名声开始迅猛增长。
  这段时日,同样声名鹊起的赵都安,很自然地被拿来对比。
  作为拉踩对象。
  读书人对赵都安本就厌恶鄙夷,骂他的声音从未断绝。
  周丞案后,赵都安将精力放在修文馆内,又因为保密,所以在外人眼中,他就显得格外消停。
  名声逐渐被韩粥等人超过。
  更不知谁点了把火。
  声称,陛下终归还是知晓谁轻谁重,相比于未来可能登临“宰辅”,成为大虞朝缝补匠的韩半山。
  女帝裙下小白脸,睚眦必报真小人的赵都安,被衬托的愈发令人不耻。
  “赵都安?呵,陛下豢养的一条恶犬罢了,也就只能丢在诏衙那等地方,时不时放出来咬人……如何与韩半山相比?”
  “是极,呵呵,这段时日陛下不上朝,那赵都安果然就夹起尾巴,没动静了,也没再咬人,当真是狗仗人势……”
  “酷吏终归只是酷吏,听说董太师也对他颇有微词,更曾上书陛下,说要亲贤臣,远小人……
  想必那赵狗,也是听到风声……修文馆建立后,董太师大权在握,赵狗哪里敢得罪?不怕惹得太师不高兴?”
  茶余饭后,凡读书人聚集场所,都有类似声音。
  “大人,听说最近城中那些读书人,都在组团骂您,您就不生气?”
  这一日,梨花堂内,圆脸小秘书钱可柔洗了一盆梨子,递进内堂。
  看向悠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